前几天壳多美机油,用关税调整来的噱头发函,说部分产品要调价,我们润滑学苑就写了篇文章说这是一个假动作而已;随护,昆仑润滑油4月16日发函说自己,大牌担当,民族脊梁,我不调价我爱国,其实也是炒作而已,就是蹭热点,因为,中美关税大战对润滑油的价格影响几乎是0,因为:
润滑油的构成里面,基础油占90%左右,而进口来源75%以上来自我们中国周边,从美国进口的几乎是0;其次,添加剂虽然会有部分从美国进口,但这里要注意,大部分添加剂已经国产化,而且,进口的也是属于高端产品才需要的,占比更小。
我们知道,几乎所有的行业市场结构都是金字塔▲形状的,塔尖就是所谓的高端市场,占比很小,也叫做二八市场结构。当然,我们润滑学苑认为,更贴合市场结构的其实是橄榄型O市场,或者叫做181结构,真正的高端占比1成,而选择低劣的也是1成,大部分人是中庸思想,选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部分,占比最高,达到8成。
那么,不管高端市场是1成也好,2成也罢,这个市场的产品价格都比较高,而从制造角度,其实成本并没有高多少。我们用手机举例,几乎同样配置的小米和红米,价格相差近2倍,只是手感外观有差异,用起来大同小异。拿我们熟知的SP来说,入门产品成本大约是10块,出厂价在70上下,而顶级的则大约是20,4L的成本是80上下,额壳多美机油旗舰店价格,大都是300+。
高端产品的利润肯定是暴利,或者叫智商税,润滑油行业财报不清晰,但我们从小米手机年报可以看出,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是1145,这是按总销售台数和应收算出来的,完全契合我们润滑学院提出的O型市场结构,4000的太贵,600的太差,1000多的质价比最高。机油市场,其实也是这个样子。
真正的高端市场,按最顶级的算,80的成本,10%的添加剂,即使都是美国进口,占比也不过是8块钱,即使关税加倍,也不过是16块,相比300+的售价,说是毛毛雨都有些过了。真相就是这样,说什么要调价,你说这不是胡扯吗?完全是跟风。
至于昆仑拍胸脯表忠心,更是笑话,在汽机油市场,昆仑的销量只能说呵呵,而柴机油市场又几乎用不到这么高端的添加剂,既然这个市场没有自己的份额,表白一番不是可以拉足脸面吗?而且,民族品牌的大旗一扛,就底气十足了。
这让我想起了个笑话,就是有记者问:你有1个亿你会捐出1000万吗?当然会捐,我有爱心的;你有1000万,你会捐出100万吗?会的,拔刀相助是应该的;你有100万,会捐出10万吗?10万嘛,小意思;你与10万,会捐出1万吗?…不会,因为,我真的有10万!
2025.04.19 | 润道 | 199次围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