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商机,拓人脉,免费参加【2025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】…

企管 第156页

南京润道学院协助年销2000万上下的润滑油品牌或企业,3年实现年销1亿的目标。
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601次围观
    人才招聘的演变史告诉我们,润滑油招聘就别做了
    在线招聘行业的初代三大王者:智联招聘、中华英才网、前程无忧,商业模式,用6个字概括就是:卖广告,卖简历。在这套模式里,企业需要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职位,买推荐位,这就要花钱了。然后求职者投递简历以后,企业下载简历,这个时候还需要付一次钱,按简历量收费,这个模式糅合了招聘会和报刊广告。借由互联网的力量,收集简历的效率要远胜过去。这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效,就是指在平台经济里,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之间的用户,双方互为供给方。其中任何一方的规模扩大,都会带来另一方的体验改善。在招聘网站这个案例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518次围观
    润滑油OEM业务,要设立第一接触人
    在2020年10月23日的OEM代工研讨会上,有着十多年OEM从业经历的王旭光经理,为大家分享了OEM的两个核心,一个要点,王总认为,代工企业一定要有一个“窗口人”。在传统润滑油企业里,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事务,这样能提高效率和专业性,但在代工模式里,如果客户不同的问题来对应不同部门,将是十分头大的事情。采购、技术、生产、计划、物流、化验、市场,遇到什么问题,都需要重复说明,无法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,“但有了窗口人,所有的问题,就由一个人负责和客户沟通,客户的问题,由窗口人在内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617次围观
    OEM运营趋势:个性化应对、快速响应才是核心
    OEM代工,已经成为很多润滑油企业的自救之路,很多企业觉得代工很简单,合适的价格,稳定的品质就够了,还真没有这么简单。作为浸淫OEM业务多年的王旭光认为:个性化应对、快速响应才是核心。王总认为,OEM委托方一般出于:产品补充、成本优先、性能优先、体系良好的目的来做代工的,比如:有的企业制动液、变速箱油上缺乏技术,但客户有需求,用代工能很好的解决困扰;随着机油等级的不断提升,用顶级产品来降维打击,但自己做,在产能不足时,不如委托大企业来代工,成本更低;更比如车用尿素溶液、防冻液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666次围观
    OEM崛起策略:只做代工,放弃自有品牌
    截至2020年10月底,全国占地30亩(2万平)的润滑油调和厂,仅仅民营企业就有340家以上,这样规模的工厂,产能一般都能做到10万吨,算上“壳多美、城昆一”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工厂,总产能在4000万吨以上,能满足全球的润滑油消费。中国润滑油消费量从2012年后,一直处于缓慢下滑状态,2019年消费量620万吨左右,2020年由于疫情、对抗等影响,消费量预计将下滑到550万吨左右,产能不是过剩,而是严重过剩,太多企业开工不足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企业开展代工业务也就水到渠成。我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786次围观
    打造一个润滑油品牌,越来越简单,门槛越来越低
    只要是市面上所出售的商品,就一定有其竞争优势,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注定会被淘汰,并且,市场竞争越自由,竞争就越激烈,淘汰的速度就越快。而机油,恰恰是汽车后市场的此类产品。一般来说,产品的竞争优势包括以下3个方面:规模优势、成本优势、技术优势。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,规模优势可以转化为成本优势,技术优势好比国家的军队,挡住了外部觊觎的对手,也就是说,只有在技术优势领先的情况下,才可以使规模优势成为可能,进而获得成本的优势,量大起来都便宜,边际成本也越来越低。国内机油市场之所以成为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686次围观
    润滑油企业做好OEM,需要先舍弃才能有收获
    可以说,国内润滑油企业都吃不饱,一个占地30亩的工厂,产能随随便便就是5万吨以上,可国内年销量能做到过亿的民营企业,不到百家,一些企业也认识到打造亿元品牌的难度,都开始加强OEM项目,但要做好OEM,你需要:1、放弃自有品牌:一些企业虽然开展OEM业务,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品牌,这就意味着拿自己的品牌和客户竞争,自己成了客户的对手,那有谁会傻到去支持竞争对手,给竞争对手下单呢?比如,无锡惠源、南京宝捷、聊城厚德曾经都有自己的品牌,最终,为了让客户更放心的合作,都舍弃了自己的品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473次围观
    润滑油轻品牌崛起战略:小区域大品牌
    很多行业,品牌知名度越高,销量也就越高,但润滑油,由于需要换油、检测服务,必须依赖渠道、终端的推荐,才能真正的销售出去,大品牌由于知名度高,利润低,经营者无利可图,反而更青睐小品牌。同时,润滑油行业没有进入门槛,常规情况下,就是包装耗材、首批产品的投入,少则10万,多则20万,就能启动一个品牌,如果是经销商自己来操作,只销售特定的几款产品,5万块就能搞定。由此,润滑油品牌数量,并没有像“砖家”们说的,品牌越来越少,反而是越来越多,据润滑商情了解,市场在售的润滑油品牌,不低于6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573次围观
    油老板:发展OEM代工一定要在这7个方面做平衡
    从2018年开始,在汽配会、润滑油展会上,很多润滑油企业除了展示自己品牌外,会拿出很大的面积来凸显代工业务,2020年,经济低迷,润滑油产业销量逐渐下滑,OEM代工更成了增长点,可代工并不是你想象的美好。1、烫手山芋:代工品牌确实越来越多,但现在做品牌越来越难,一些有工厂背书的品牌,尚且不容易,何况代工品牌?由于他们没有经验,产品五花八门,很多时候,一年卖不了多少,包装耗材却占了很大的地方;有的产品不好卖,几件货也会占着库房。“谁不想接客户呢,可有的客户接了不是赚钱,而是亏钱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552次围观
    统一石化李嘉:中央厨房模式将推动润滑油产销分离
    2019年中国润滑油市场销售规模比上年下滑6.5%,“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”,统一石化CEO李嘉说,而2020年,在疫情影响下,润滑油市场规模有可能从580万吨下滑到500万吨以内,危机四伏的局面下,李总提出:润滑油行业进入“中央厨房”时代,未来,是一个产销分离的时代。1、两个数字:以前,统一85%的产品是卖给经销商,15%是给汽车制造厂。而现在,统一的产品46%卖给渠道品牌,46%卖给连锁的门店。他们取代作为制造商的统一,变成了真正掌控渠道的品牌。“未来,渠道品牌将崛起”李总...
  • 2023.08.05 | 润道 | 1519次围观
    油老板:销量没变,可利润却没有了,怎么办?
    年销千万的润滑油品牌,在2020年以前,一年赚个百十万还是有的,但现在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,甚至会亏损,Why?1、人工成本:年销千万的润滑油企业,采购、调和、灌装、打包、搬运等人员要10人左右,还要配置内勤、财务,加上销售,要20多人,每月的基本人工费用就要小10万,几个月不开工,就意味着资金黑洞。2、资金紧张:每月百万的销售,一般要准备2个月左右的库存,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23号,很多企业早在10号就放假了,元计划是春节后就是旺季,一些企业甚至囤积了几个月的基础油、包装物,...